【螳臂当车下一句】“螳臂当车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庄子·人间世》。其原句为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!已而为知者,殆而已矣!为善无近名,为恶无近刑,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”后人将“螳臂当车”引申为比喻不自量力、以弱抗强的行为。
但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只知前半句“螳臂当车”,却不知它的完整出处和下一句是什么。
一、总结
“螳臂当车”最早见于《庄子·人间世》,原文中并没有直接的“下一句”,而是通过整段话表达一种处世哲学。后人常将“螳臂当车”作为独立成语使用,其含义是形容人不自量力,试图阻挡强大的力量。
不过,在一些文学或民间传说中,有时会延伸出类似“螳臂当车”的后续句子,如“自取灭亡”等,但这并非出自《庄子》原文。
二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来源 | 《庄子·人间世》 |
原文出处 | 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……”(未直接出现“螳臂当车”) |
成语含义 | 比喻不自量力,以弱抗强,注定失败 |
常见误用 | 仅使用“螳臂当车”作为独立成语,忽略其出处与上下文 |
延伸说法 | 有些文本中出现“螳臂当车,自取灭亡”等,但非《庄子》原文 |
正确理解 | 需结合《庄子》全文,理解其背后的处世哲学,而非孤立使用 |
三、结语
“螳臂当车”虽常见,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却不为人所深究。了解其出处和背景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在日常交流中,若能结合上下文,不仅提升语言的准确性,也能展现更深的文化底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