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14 07:42:24 来源:网易 编辑:乔鸿纨
《十五夜望月》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佳作。诗中,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思乡之情,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。
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”开篇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: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,仿佛为庭院铺上了一层银霜;乌鸦在树上栖息,寂静无声。而那清凉的露水悄然落下,浸润着桂花,散发出淡淡的幽香。这一联通过对视觉、听觉以及嗅觉的综合描写,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雅致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秋夜之中。
接着,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将情感推向高潮。当此良辰美景,人们都会抬头仰望明月,心中难免生出对远方亲人或故乡的思念。然而,这份深沉的秋思究竟寄托于何处?诗人并未直接回答,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。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味,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离合悲欢的共鸣。
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却饱含深情。它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,又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挖掘。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,读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月色之美,更能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牵挂与怀念。因此,《十五夜望月》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,更是一首动人心弦的情歌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