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国第一部词典】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,语言文字的发展始终是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古代,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文献、规范语言使用,逐渐形成了对词语解释和整理的需求。而“词典”作为系统整理词语意义的工具,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那么,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词典究竟是哪一部呢?
一、总结
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词典是《尔雅》。它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,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,也是中国最早的语文词典。《尔雅》不仅对当时的语言进行了系统整理,也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基础。其内容涵盖日常用语、天文地理、动植物等多个方面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《尔雅》 |
成书时间 | 战国至西汉时期(约公元前3世纪—公元1世纪) |
作者 | 不详,相传为孔子门人及后学所编 |
性质 | 我国第一部系统解释词义的词典 |
内容 | 包括词义解释、分类词汇、古代名物等 |
结构 | 分为19篇,共2091个词条 |
特点 | 简洁明了,注重词义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|
影响 | 对后世词典编纂、语言研究、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 |
现存版本 | 唐代以后多有注释本,如郭璞注本等 |
三、结语
《尔雅》作为我国第一部词典,不仅标志着古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开端,也体现了古人对语言规范化的重视。它不仅是语言学的奠基之作,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通过对《尔雅》的研究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语言风貌与思想体系,同时也为现代词典编纂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