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】《苏武牧羊》是出自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中的一段历史故事,讲述了西汉时期使者苏武在匈奴被扣留期间,坚守气节、不屈不挠的感人经历。该文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是古代文言文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。
一、
苏武是西汉时期的使者,奉命出使匈奴,后因匈奴内乱,被扣留在匈奴多年。他拒绝投降,始终忠于汉朝,最终在北海(今贝加尔湖)牧羊十九年,历经磨难,终得归汉。他的忠诚与坚韧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。
文章通过苏武与匈奴官员的对话、他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持以及对国家的忠诚,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——忠贞不屈、坚毅顽强的精神。
二、文言文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对照表
文言文原文 | 现代汉语翻译 |
武字子卿,少以父任,兄弟并为郎。 | 苏武,字子卿,年轻时因为父亲的功绩而担任官职,兄弟都做了郎官。 |
汉武帝时,以中郎将使匈奴。 | 汉武帝时,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。 |
匈奴单于初立,恐汉袭之,乃曰:“汉天子我丈人行也。” | 匈奴单于刚即位,担心汉朝来袭击,于是说:“汉天子是我的长辈。” |
因厚赂单于,答其善意。 | 于是用丰厚的礼物赠送给单于,以回报他的好意。 |
单于益骄,非汉所望也。 | 单于更加骄横,这不是汉朝所期望的。 |
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。 | 正好缑王和长水的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划反叛。 |
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,其一人夜亡,告之。 | 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发动行动,其中一人夜间逃跑,告发了此事。 |
常惠请数,单于召会。 | 常惠请求审问,单于召集众人审理。 |
武谓惠曰:“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?” | 苏武对常惠说:“丧失气节、辜负使命,即使活着,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?” |
引佩刀自刺。 | 苏武拔出佩刀自刺。 |
欲因此时降武。 | 想趁此机会让苏武投降。 |
武不应。 | 苏武没有答应。 |
单于愈益欲降之。 | 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。 |
尝有大风,雪落,武卧啮雪,与旃毛并咽之。 | 曾经有大风,雪花落下,苏武躺着吃雪,把毡毛一起吞下。 |
数月,武体愈。 | 过了几个月,苏武的身体恢复了。 |
且单于信女,女随去,当得归。 | 况且单于信任你,你跟随他去,应当能回来。 |
武曰:“汉使吾来,若死,亦当归。” | 苏武说:“我作为汉朝使者前来,如果死了,也要回去。” |
单于闻之,益欲降之。 | 单于听说后,更加想让他投降。 |
武既至海上,廪食不至,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。 | 苏武到了北海后,粮食不供应,挖野鼠和草籽来吃。 |
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。 | 于是把苏武迁到北海无人的地方,让他放羊。 |
羝乳乃得归。 | 只有公羊产了奶,才能回来。 |
武留匈奴凡十九岁,始以强壮出,及还,须发尽白。 | 苏武在匈奴总共停留了十九年,刚去时正值壮年,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白了。 |
三、结语
《苏武牧羊》不仅是一篇历史记载,更是一首忠诚与坚韧的赞歌。它通过苏武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岁月,展现了中华民族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精神风貌。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坚守信念、不畏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