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煤山雀形态特征】煤山雀(学名:Periparus melanocephalus),是一种常见于东亚地区的中小型鸣禽,广泛分布于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等地。其外形特征鲜明,具有较强的辨识度。以下是对煤山雀形态特征的总结。
一、总体特征
煤山雀体型较小,体长约为12-14厘米,体重约15-20克。整体羽毛以灰、黑、白等颜色为主,具有明显的面部斑纹和尾羽特征,是识别该物种的重要依据。
二、主要形态特征总结
特征类别 | 描述 |
体型 | 中小型鸟类,体长12-14厘米,体重15-20克 |
头部 | 头部呈黑色,眼周有白色眉纹,形成明显对比 |
脸部 | 面部为灰白色,眼后有一条黑色纵纹 |
背部 | 背部为灰褐色或深灰色,颜色较暗 |
翅膀 | 翅膀短而圆,飞羽为灰褐色,边缘略带白色 |
尾羽 | 尾羽较长,末端为白色,中央尾羽为黑色 |
喙 | 喙短而粗,呈黑色,适合啄食种子和昆虫 |
脚 | 脚为灰褐色,趾爪较细,适应树栖生活 |
性别差异 | 雌雄外观相似,但雌鸟颜色稍浅,尾羽白色部分较少 |
三、其他特点
煤山雀在不同季节会有一些细微的羽毛变化,尤其是在冬季,羽毛会更加浓密,有助于保暖。此外,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,常被用于识别个体或群体活动。
综上所述,煤山雀以其独特的面部特征和尾羽结构,在众多山雀类中具有较高的辨识度。了解其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野外观察,也对生态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