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单纯形表法详细讲解

2025-09-26 20:58:59

问题描述:

单纯形表法详细讲解希望能解答下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6 20:58:59

单纯形表法详细讲解】单纯形表法是线性规划问题中求解最优解的一种经典算法,适用于求解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。该方法通过构造一个称为“单纯形表”的表格,逐步迭代寻找可行解中的最优解。以下是对单纯形表法的详细讲解,结合文字说明与表格展示。

一、单纯形表法的基本概念

单纯形表法是一种基于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的迭代方法。其核心思想是:从一个初始可行解出发,通过选择合适的进基变量和出基变量,不断调整当前解,直到找到最优解为止。

- 基变量(Basic Variables):在当前解中取非零值的变量。

- 非基变量(Non-basic Variables):在当前解中取零值的变量。

- 目标函数(Objective Function):需要最大化或最小化的函数。

- 约束条件(Constraints):由不等式或等式构成的线性方程组。

二、单纯形表的结构

单纯形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:

基变量 系数列(Cj) x₁ x₂ xn b(常数项)

其中:

- 基变量:当前的基变量名称。

- Cj:目标函数中对应变量的系数。

- x₁, x₂, ..., xn:各变量的系数列。

- b:约束方程右边的常数项。

三、单纯形表法的步骤

1. 建立初始单纯形表

- 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(如引入松弛变量或人工变量)。

- 构造初始单纯形表,其中基变量为松弛变量或人工变量。

2. 计算检验数(Zj - Cj)

- 检验数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非基变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。

- 若所有检验数 ≤ 0(对于最大化问题),则当前解为最优解。

3. 选择进基变量

- 在检验数大于0的变量中,选择最大值对应的变量作为进基变量。

4. 选择出基变量

- 用最小比值法(即 b / 进基变量列中的正系数)确定出基变量。

- 若所有系数 ≤ 0,则问题无界。

5. 进行行变换

- 通过初等行变换,将进基变量的系数变为1,并消去其他行中该变量的系数。

6. 重复步骤2~5

- 直到所有检验数 ≤ 0(最大化问题)或 ≥ 0(最小化问题)。

四、单纯形表法示例(以最大化问题为例)

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:

$$

\text{Maximize } Z = 3x_1 + 5x_2

$$

$$

\text{Subject to: }

\begin{cases}

x_1 \leq 4 \\

2x_2 \leq 12 \\

3x_1 + 2x_2 \leq 18 \\

x_1, x_2 \geq 0

\end{cases}

$$

将其转换为标准形式,引入松弛变量 $s_1, s_2, s_3$,得到:

$$

\text{Maximize } Z = 3x_1 + 5x_2 + 0s_1 + 0s_2 + 0s_3

$$

$$

\text{Subject to: }

\begin{cases}

x_1 + s_1 = 4 \\

2x_2 + s_2 = 12 \\

3x_1 + 2x_2 + s_3 = 18 \\

x_1, x_2, s_1, s_2, s_3 \geq 0

\end{cases}

$$

构建初始单纯形表如下:

基变量 Cj x₁ x₂ s₁ s₂ s₃ b
s₁ 0 1 0 1 0 0 4
s₂ 0 0 2 0 1 0 12
s₃ 0 3 2 0 0 1 18
Zj 0 0 0 0 0 0
Cj-Zj 3 5 0 0 0

第一次迭代:

- 进基变量:x₂(Cj-Zj = 5 > 0)

- 出基变量:s₂(最小比值:12/2 = 6)

进行行变换后,得到新的单纯形表:

基变量 Cj x₁ x₂ s₁ s₂ s₃ b
s₁ 0 1 0 1 0 0 4
x₂ 5 0 1 0 0.5 0 6
s₃ 0 3 0 0 -1 1 6
Zj 0 5 0 2.5 0 30
Cj-Zj 3 0 0 -2.5 0

第二次迭代:

- 进基变量:x₁(Cj-Zj = 3 > 0)

- 出基变量:s₃(最小比值:6/3 = 2)

经过行变换后,最终得到最优解:

基变量 Cj x₁ x₂ s₁ s₂ s₃ b
s₁ 0 0 0 1 0.67 -0.33 2
x₂ 5 0 1 0 0.5 0 6
x₁ 3 1 0 0 -0.33 0.33 2
Zj 3 5 0 2.33 1 36
Cj-Zj 0 0 0 -2.33 -1

此时所有检验数均小于等于0,达到最优解。

五、总结

单纯形表法是一种系统、高效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,通过构造和更新单纯形表逐步逼近最优解。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,有助于快速解决实际优化问题。在实践中,还需注意处理退化、多重解等情况,确保算法稳定性和结果准确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