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提心吊胆的意思】“提心吊胆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紧张、害怕或担心的状态下,内心极度不安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危险、不确定性或可能带来负面结果的情境时的心理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释
提心吊胆:原意是形容人因恐惧而心跳加速、胆战心惊,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对某事感到极度担忧和不安,生怕发生不好的结果。
出处:最早见于《水浒传》等古典文学作品中,用于描写人物在险境中的心理状态。
二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/词语 |
近义词 | 心惊肉跳、忐忑不安、惶恐不安、如履薄冰 |
反义词 | 安之若素、泰然自若、处之泰然、心安理得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描述 | 使用“提心吊胆”的例子 |
面对突发状况 | 他听说公司要裁员,整晚都提心吊胆,睡不着觉。 |
等待重要消息 | 她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,提心吊胆地等待结果。 |
担心事情失败 | 考试前他一直提心吊胆,生怕考砸了。 |
处于危险环境中 | 战士们在战场上提心吊胆地前进,随时准备应变。 |
四、成语结构分析
- 提心:指心跳加快,情绪激动。
- 吊胆:指胆子被吓到,表现出极度的恐惧。
- 整体含义:形容人因为害怕或担心而内心极度紧张。
五、总结
“提心吊胆”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常见的成语,广泛用于描述人在紧张、焦虑或害怕时的心理状态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中的情境,也常出现在文学、影视作品中,用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。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。
成语 | 提心吊胆 |
含义 | 形容极度紧张、害怕 |
出处 | 《水浒传》等古典文学 |
近义词 | 心惊肉跳、忐忑不安 |
反义词 | 安之若素、泰然自若 |
使用场景 | 紧张、担忧、害怕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