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风声雨声读书声是谁写的】“风声雨声读书声,家事国事天下事”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,出自明代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顾宪成。这句话最早出现在他创办的东林书院中,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经典语录。
一、
“风声雨声读书声,家事国事天下事”是明代学者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所写,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读书人社会责任的呼吁。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,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与社会责任的价值观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名言出处 | 明代顾宪成《东林书院》 |
原文内容 | 风声雨声读书声,家事国事天下事 |
出处背景 | 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提出,强调读书人应关注社会与国家 |
作者姓名 | 顾宪成(字叔时) |
所属朝代 | 明代 |
著名意义 | 表达了士人应关心国家大事、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|
后世影响 | 成为激励读书人肩负社会责任的名言,广泛用于教育与文化领域 |
三、延伸理解
顾宪成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,其思想主张以“经世致用”为核心,强调知识分子应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。他提出的这句名言,不仅是对学子的勉励,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呼唤——无论风雨如何,读书人不应只局限于书斋,而应心系天下,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。
这句话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成为中华文化中“知行合一”精神的重要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