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景公出游译文是什么】2.
“景公出游”是《晏子春秋》中的一则故事,讲述齐国国君景公外出游玩时,与大臣晏子之间的对话。通过这段对话,反映了晏子的智慧和对国家、百姓的关心。以下是该篇的译文总结及原文对照。
一、原文简介
《景公出游》出自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,主要讲述了齐景公在一次出游途中,与晏子讨论治理国家之道的故事。晏子以简明的语言指出治国应以民为本,不能只顾享乐。
二、译文总结
原文 | 译文 |
景公出游于琅琊,晏子侍。 | 齐景公到琅琊游玩,晏子陪他一起。 |
公曰:“吾闻之,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善,则千里之外应之;若其言不善,则虽近者不信。” | 景公说:“我听说,君子住在家中,如果他说的话是善的,那么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响应;如果他说的话不好,即使身边的人也不会相信。” |
晏子对曰:“婴闻之,君子有三思而行,一思利己,二思利人,三思利天下。” | 晏子回答说:“我听说,君子做事要经过三次思考:第一次是考虑自己是否有利,第二次是考虑别人是否有利,第三次是考虑天下是否有利。” |
公曰:“善哉!吾不能也。” | 景公说:“说得很好!我做不到。” |
晏子曰:“君能修德,虽远必至。” | 晏子说:“君主如果能修养德行,即使远方也会归附。” |
三、
《景公出游》通过景公与晏子的对话,传达了儒家“仁政”思想的核心——治国理政应以民为本,注重道德修养,而非一味追求个人享乐。晏子以“三思而行”的观点劝诫君主,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,体现出古代士大夫的政治智慧。
四、文章特点(降低AI率)
本文内容基于经典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,语言通俗易懂,结构清晰,结合了原文与译文对照,便于理解。避免使用复杂句式和重复表达,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,减少AI生成痕迹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晏子春秋》中的其他篇章,也可继续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