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虚与委蛇是什么意思】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表面上敷衍、不认真对待的态度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应帝王》,原意是形容人做事不真诚,只做表面功夫,没有实质内容。
一、
“虚与委蛇”字面意思是“假意应对、敷衍了事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多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他人或事情时,态度不认真、不投入,只是应付了事,缺乏诚意和责任感。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不成熟、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对工作、学习或人际关系不够重视的人,也常用于描写官场、职场中的形式主义现象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虚与委蛇 |
拼音 | xū yǔ wēi yé |
出处 | 《庄子·应帝王》 |
释义 | 表面上敷衍、不认真对待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态度不端正的行为 |
近义词 | 敷衍了事、得过且过、虚与委蛇 |
反义词 | 认真负责、一丝不苟、全力以赴 |
例句 | 他对待这份工作总是虚与委蛇,结果项目频频出错。 |
适用场景 | 工作、学习、人际交往等场合的批评语境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中,“虚与委蛇”适合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语境,表达对某人态度的不满。但要注意语气,避免显得过于刻薄或指责。若想表达更温和的批评,可以使用“敷衍了事”、“马虎应对”等词汇。
总之,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的成语,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避免敷衍、不认真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