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学识问答 >

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

2025-10-14 00:29:21

问题描述:

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求高手给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14 00:29:21

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】“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”是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。

2. 原标题“苟利国家生死以下一句”生成的原创内容(+表格)

一、原文背景与含义总结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出自清代爱国诗人林则徐的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了国家利益,愿意献出生命,不因个人得失而退缩的坚定信念。

- 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:只要对国家有利,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。

- “岂因祸福避趋之”:哪里会因为个人的祸患或福分而逃避或趋附?

整句诗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家国情怀”的典型代表。

二、诗句解析与意义总结

项目 内容
出处 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作者 林则徐(清代著名政治家、民族英雄)
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
字面意思 只要对国家有利,就愿意付出生命;不会因为个人的祸患或福气而回避或迎合。
深层含义 表达了为国捐躯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得失。
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在面对国家、社会需要时,要有担当、有勇气,不计个人得失。

三、相关延伸与现实意义

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人物,他坚决禁烟,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。他的这句诗不仅是个人志向的表达,也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指引。

在今天,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在国家发展、社会进步还是个人责任方面,都应秉持“以国家利益为重”的原则,勇于担当,不畏艰难。

四、结语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信仰和行动的指南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大义时,应有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的历史背景、文学价值或现代应用,可继续深入研究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