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湘夫人原文及翻译】《湘夫人》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篇抒情诗,收录于《楚辞·九歌》中。全诗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了湘水女神(湘夫人)与湘君之间的爱情故事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艺术感染力。
以下是对《湘夫人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,便于读者理解与参考。
一、原文内容(节选)
> 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
> 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
> 登白薠兮骋望,与佳期兮夕张。
> 鸟何萃兮蘋中,罾何为兮水裔?
> 朝驰余马兮江皋,夕济兮西澨。
> 闻佳人兮召予,将腾驾兮偕逝。
> 筑室兮水中,葺之兮荷盖。
> 芙蓉兮木兰,辛夷兮楣。
> 罔薜荔兮为帷,擗蕙櫋兮既张。
> 白玉兮为镇,疏石兰兮为芳。
> 芷葺兮荷屋,缭之兮杜衡。
> 合百草兮实庭,建芳馨兮庑门。
> 女媭兮谗言,曰:“鲧婞直兮而亡身,焉得兮水清?”
>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
> 苟余情其信姱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
二、翻译说明
《湘夫人》通过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与追寻,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执着。诗中充满了自然景物的描写,如“秋风”、“木叶”、“洞庭波”,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氛围。同时,也体现了屈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。
三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 | 天帝的女儿降临在北面的沙洲,我望着她,心中忧愁。 |
| 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 | 悠悠的秋风拂过,洞庭湖的波浪翻涌,树叶纷纷飘落。 |
| 登白薠兮骋望,与佳期兮夕张。 | 我登上白薠高地远眺,期待与佳人相会。 |
| 鸟何萃兮蘋中,罾何为兮水裔? | 鸟儿为何聚集在浮萍之间?渔网为何挂在水边? |
| 朝驰余马兮江皋,夕济兮西澨。 | 清晨我驱马奔向江边,傍晚渡过西岸。 |
| 闻佳人兮召予,将腾驾兮偕逝。 | 听到佳人召唤我,我准备乘马一同离去。 |
| 筑室兮水中,葺之兮荷盖。 | 在水中建造房屋,用荷叶作为屋顶。 |
| 芙蓉兮木兰,辛夷兮楣。 | 芙蓉与木兰装饰门窗,辛夷点缀门楣。 |
| 罔薜荔兮为帷,擗蕙櫋兮既张。 | 用薜荔编织帘幕,用蕙草作帐幔。 |
| 白玉兮为镇,疏石兰兮为芳。 | 用白玉压住席子,用石兰散发香气。 |
| 芷葺兮荷屋,缭之兮杜衡。 | 用芷草覆盖荷叶屋,环绕着杜衡香草。 |
| 合百草兮实庭,建芳馨兮庑门。 | 收集百草填满庭院,营造芬芳的门廊。 |
| 女媭兮谗言,曰:“鲧婞直兮而亡身,焉得兮水清?” | 姐姐劝我:“鲧刚直而丧命,怎能得水清?” |
|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 | 清晨饮木兰花上的露水,傍晚吃秋菊的花瓣。 |
| 苟余情其信姱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 | 只要我的情操坚定美好,即使死九次也不后悔。 |
四、总结
《湘夫人》不仅是一首爱情诗,更是一首寄托理想、表达忠贞的抒情之作。屈原通过对湘夫人形象的塑造,展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批判。诗中运用大量自然意象,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。
通过以上原文与翻译的对比,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