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哪些】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,旨在提升国内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。自2017年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公布以来,全国范围内共有42所高校被纳入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行列,其中39所为原“985工程”高校,另外3所为“双非”高校(即非“211工程”和非“985工程”的高校)。
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、科研实力、师资力量、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,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。本文将对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具体名单。
一、总结
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分为A类和B类,其中A类高校主要由原“985工程”高校构成,B类高校则包括部分原“211工程”高校及个别“双非”高校。这些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,还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地的高校数量较多,显示出我国教育资源的集中趋势。同时,随着“双一流”建设的推进,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也逐步进入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行列,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正在逐步均衡发展。
二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(按地区分类)
| 序号 | 高校名称 | 所属地区 | 类别 |
| 1 | 北京大学 | 北京 | A类 |
| 2 | 清华大学 | 北京 | A类 |
| 3 | 复旦大学 | 上海 | A类 |
| 4 | 上海交通大学 | 上海 | A类 |
| 5 | 南京大学 | 江苏 | A类 |
| 6 | 浙江大学 | 浙江 | A类 |
| 7 | 武汉大学 | 湖北 | A类 |
| 8 | 中山大学 | 广东 | A类 |
| 9 | 华中科技大学 | 湖北 | A类 |
| 10 | 四川大学 | 四川 | A类 |
| 11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黑龙江 | A类 |
| 12 | 西安交通大学 | 陕西 | A类 |
| 13 | 南开大学 | 天津 | A类 |
| 14 | 天津大学 | 天津 | A类 |
| 15 | 东南大学 | 江苏 | A类 |
| 16 | 华中师范大学 | 湖北 | A类 |
| 17 | 山东大学 | 山东 | A类 |
| 18 | 重庆大学 | 重庆 | A类 |
| 19 | 电子科技大学 | 四川 | A类 |
| 20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安徽 | A类 |
| 21 | 哈尔滨工程大学 | 黑龙江 | B类 |
| 22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 江苏 | B类 |
| 23 | 南京理工大学 | 江苏 | B类 |
| 24 | 西北工业大学 | 陕西 | B类 |
| 25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 湖北 | B类 |
| 26 |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B类 |
| 27 |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B类 |
| 28 | 华南理工大学 | 广东 | B类 |
| 29 | 华南师范大学 | 广东 | B类 |
| 30 | 华中农业大学 | 湖北 | B类 |
| 31 | 河海大学 | 江苏 | B类 |
| 32 | 江南大学 | 江苏 | B类 |
| 33 | 东北大学 | 辽宁 | B类 |
| 34 | 中国农业大学 | 北京 | B类 |
| 35 | 北京交通大学 | 北京 | B类 |
| 36 | 北京科技大学 | 北京 | B类 |
| 37 | 北京邮电大学 | 北京 | B类 |
| 38 | 上海大学 | 上海 | B类 |
| 39 | 西南交通大学 | 四川 | B类 |
| 40 |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 陕西 | B类 |
| 41 | 重庆医科大学 | 重庆 | B类 |
| 42 | 云南大学 | 云南 | B类 |
三、结语
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,它们在推动科技进步、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未来,随着“双一流”建设的不断深入,更多高校有望加入这一行列,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影响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