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身都是胆出处于哪里】“一身都是胆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、胆识过人。这句话的出处虽然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,但最常见且被广泛认可的来源是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。
一、
“一身都是胆”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,描述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的英勇事迹。据记载,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,单骑救主,奋勇杀敌,表现出极高的勇气和忠诚。刘备因此感叹:“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”这句话后来演变为“一身都是胆”,成为形容人胆识过人的经典表达。
尽管在后世文学作品如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,但其最初的出处应追溯到正史《三国志》。
二、表格对比分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一身都是胆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蜀书·赵云传》 |
| 原文出处 | “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”(《三国志·赵云传》) |
| 原文背景 | 长坂坡之战,赵云单骑救主,英勇无畏 |
| 后世引用 | 《三国演义》等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 |
| 意义 | 形容人勇敢、胆识过人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赞美或形容某人具有非凡的勇气 |
| 是否为小说原创 | 不是,最早见于正史 |
三、结语
“一身都是胆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源自历史人物赵云的真实事迹,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勇敢与忠诚的崇尚。无论是正史还是文学作品,这一成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,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