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苇以航什么意思】“一苇以航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成语,常被用来形容一种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这个词语最早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,讲述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的故事。他立志北伐,曾乘一叶扁舟渡江,表示自己决心孤身一人,也要完成复兴大业。
一、
“一苇以航”字面意思是“用一束芦苇作为船桨航行”,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达,象征着一个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,依然坚持前行、不惧困难的精神。它强调的是勇气、决心和毅力,也常用于鼓励人们面对困境时不要退缩。
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演讲中,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精神力量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答案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一苇以航 |
| 出处 | 《晋书·祖逖传》 |
| 字面意思 | 用一束芦苇作为船桨航行 |
| 引申含义 | 勇敢、坚定、不畏艰难的精神 |
| 使用场景 | 文学、演讲、激励人心等场合 |
| 精神内涵 | 表达孤身奋斗、不屈不挠的意志 |
| 相关人物 | 祖逖(东晋名将) |
| 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国传统士人精神与气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一苇以航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仍坚持梦想、勇敢前行的人。无论是创业、学习还是人生道路上的挑战,“一苇以航”的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可以从“一苇以航”中汲取力量,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,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执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