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什么意思】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是一句中国传统的成语,常用来强调言语的分量和承诺的重要性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一旦说出口的话,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难以追回,比喻说话要慎重,承诺要守信,不能轻易反悔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 |
| 拼音 | yī yán jì chū, sì mǎ nán zhuī |
| 出处 |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曰:‘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’” 后世引申为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。 |
| 释义 | 一旦说了话,就无法收回;强调说话要谨慎,承诺要守信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提醒,注意言行一致。 |
| 近义词 | 言出必行、一诺千金、信守承诺 |
| 反义词 | 言而无信、出尔反尔、朝令夕改 |
二、成语的来源与演变
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最早并非出自《论语》,而是后人根据孔子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的思想进行引申而来。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“言”与“行”的关系,认为一个人如果轻易许诺,却不能兑现,就会失信于人,影响信誉。
在古代,人们非常重视“信”,认为“信”是立身之本。因此,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,也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基本准则。
三、现实意义与应用
1. 在人际交往中:这句话提醒我们,说话要负责,承诺要兑现,避免因轻率发言而造成信任危机。
2. 在职场中:领导或同事之间的承诺若不履行,会损害团队合作和信任基础。
3. 在法律与合同中:虽然现代法律有约束力,但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仍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警示,强调诚信的重要性。
4. 在日常生活中:如答应朋友的事情要尽力做到,否则可能失去朋友的信任。
四、总结
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告诉我们:语言的力量不容小觑,一个简单的承诺背后,可能是对他人的责任与尊重。在现代社会,尽管规则和制度越来越完善,但“言而有信”依然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。
通过理解这句成语的含义与应用,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,提升个人修养与社会信任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