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董其昌生平简介】董其昌(1555年—1636年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明代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、艺术理论家,被誉为“华亭派”的代表人物。他不仅在书画创作上成就斐然,还在艺术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董其昌一生经历丰富,仕途与艺术并重,是明末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一、生平总结
董其昌出生于松江府(今上海)的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聪慧,勤奋好学。他在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,步入仕途,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但晚年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。董其昌虽身居高位,却始终以文人自居,注重修养与艺术追求。
他擅长书法和绘画,尤以行草书著称,风格清秀洒脱,讲究笔墨情趣。在绘画上,他提倡“南北宗论”,主张文人画应注重笔墨意趣,反对刻意模仿古人。这一理论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董其昌一生致力于书画创作与理论研究,留下了许多传世作品和重要著作,如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集》等,成为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资料。
二、董其昌生平简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董其昌 |
字 | 玄宰 |
号 | 思白、香光居士 |
出生年份 | 1555年 |
去世年份 | 1636年 |
籍贯 | 松江府(今上海) |
科举 | 万历十七年(1589年)中进士 |
官职 | 南京礼部尚书 |
艺术领域 | 书法、绘画、艺术理论 |
代表作品 | 《画禅室随笔》《容台集》 |
艺术主张 | 提出“南北宗论”,强调文人画的笔墨意趣 |
影响 | 对后世文人画发展有深远影响 |
董其昌不仅是明代艺术史上的一位巨匠,更是一位兼具才情与智慧的文化人。他的艺术理念和实践,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