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言既出下一句是什么】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强调说话要谨慎,一旦说出口,就难以收回。这句话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曰:‘吾与点也!’”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“一言既出”,但后人根据孔子的教诲发展出了这一说法,用以告诫人们言行一致的重要性。
以下是对“一言既出”的相关知识总结:
一、基本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 |
| 出处 | 《论语·颜渊》(引申) |
| 拼音 | yī yán jì chū, sì mǎ nán zhuī |
| 释义 | 一句话说出口,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,比喻话一出口,就无法收回,强调说话要慎重 |
| 用法 | 多用于劝诫他人说话要负责,不要轻易许诺或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|
二、来源与演变
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并非直接出自《论语》,而是后人根据孔子的思想总结出来的谚语。原句“子曰:‘吾与点也!’”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,是孔子对曾点(即曾皙)所言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雺,咏而归”表示赞同,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。后来人们将这种思想引申为“言出必行,信守承诺”的精神,进而演化出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。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| 场景 | 示例 |
| 日常交流 | “你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,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” |
| 商业合作 | “合同一旦签订,就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” |
| 教育引导 | “小朋友,说话要诚实,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” |
四、延伸意义
除了字面意思外,“一言既出”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:
- 诚信为本:强调人应以诚待人,言而有信。
- 责任感:提醒人们在发言前需深思熟虑,承担后果。
- 文化传承: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视语言力量的体现,反映了古人对言语的尊重和敬畏。
五、结语
“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”不仅是对语言的警示,更是对人格修养的提醒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信息爆炸和网络舆论的快速传播,这句话更显其现实意义。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,都应谨言慎行,真正做到“言出必行,行必果”。


